金年会的绿茵赛场上,清晨五点的乡村依然在沉睡,薄雾轻轻笼罩着石板路。潘利快老师的电动车在石板路上发出“突突”的声响,穿过静谧的街道,抵达学校,等待着小球员们的到来。不久后,杨凯和三小足球队的成员们陆续抵达,尽管孩子们还带着睡意,但期待训练和对足球的热爱掩饰不了他们的兴奋。几天后的星球计划“追觅杯”首届班超联赛,对队长杨凯而言,这不仅是各校之间的荣耀之战,也是他与六年级队友在三小的最后一次较量。
在贵州榕江县古州镇,蜿蜒流淌的都柳江旁坐落着古州镇第三小学,校园里大多是生活在苗族文化中的孩子们。他们的日常被芦笙的旋律和刺绣的色彩所包围。随着“村超”赛事的兴起,榕江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到处都是专注于足球的少年。榕江县政府借此机会积极推动校园足球体系的发展,旨在通过“班超”校园超级联赛来提升足球运动的热情。学校希望借助足球,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的成长更加多彩。
今年5月启动的星球计划“追觅杯”首届班超联赛,共有榕江县24所学校的360名年轻球员参与,连续进行68场对决。刚开始的比赛中,队长杨凯和队员们如同迅猛的山风,接连赢得两场精彩的胜利!古州三小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晋级,只需击败车民小学即可顺利进入决赛。赛场上的小球员们英姿勃发,奔跑中球衣翻飞,仿佛梦想就在眼前。更衣室内,和球场旁,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孩子们脸上洋溢着不可抑制的笑容,互相击掌、拥抱,充满了比赛的激情。彼此间共同奋斗的伙伴,已成为生命中最温暖的家人。
“这一局一定要赢”!在5月30日的淘汰赛中,古州三小对阵车民小学。赛前的休息室中,队员们心中渴望胜利的火焰熊熊燃烧。今年9月,有部分队友将升入不同的初中,这场“追觅杯”班超联赛不仅是他们即将离别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或许也是他们并肩作战的最后时刻。然而,古州三小在场上却在身高和力量上遭遇劣势。终场哨声响起,记分牌定格在1:2,古州三小不得不接受这场本可载入校史的失利。前锋石俊毅难掩失落,双手捂住脸颊,眼含泪水,对自己的失误满是自责;而门将王世兵也因判断失误而心痛不已。孩子们沾满草屑的球衣和紧握松开的拳头显示出这场失利的复杂意义。
“很遗憾,但没关系。”在足球的世界中,完美的结局并不存在。2025年的“班超”里,六年级成员的青春虽未开始,已留下了无法磨灭的遗憾。但正是足球的魅力,失败并不代表不伟大。在遗憾中成长,才是对自身最好的锻炼。对于教练曾凡涛而言,“班超”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承载梦想的舞台。他不仅是一名古州三小的足球教练,也是“村超”的球员。作为一名专业球员,胜利是他内心深处的信念,但作为教练,他明白对孩子而言,有比胜利更重要的东西。
在选拔球员时,曾凡涛面对诸多质疑,也收获了不少家长的支持。他们认为,参与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帮助孩子远离电子设备。曾凡涛和家长们达成共识:“重要的不是成为职业球员,而是发现热爱的运动,并从中成长。”如何面对失败,是成长的重要一课。在与车民小学的比赛中,曾凡涛不断鼓励队员们调整状态:“我们创造了机会,就还有胜利的可能”“没关系,机会总会有”。尽管局势逆转困难重重,但他希望孩子们理解,当前更重要的是坚持到底。
在比赛结束后,古州三小仍沉浸于失利的沮丧中,却迎来了一位新的追球者。在“追觅”足球公益项目探访日,前女足门将赵丽娜走进教室,鼓励孩子们:“只有坚持下去,你终会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对“班超”,赵丽娜和其他公益伙伴也给予了深刻的关注,他们希望通过足球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希望之窗,激发热爱之火。
在榕江,追觅公益的工作人员张毅(化名)观察到了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他常常看到孩子们在水泥地上追逐足球,脚下的区域被磨得光滑亮丽,孩子们热情未减。在水泥地上,粉笔绘制的球门线承载着他们对绿茵场的渴望,这一幕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足球的纯粹热爱。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要让这份热爱得以延续,需要更多的基础建设、专业教练的支持以及丰富的赛事安排。他表示,我们的孩子都有着足球的天赋,但国内青少年球员的年均比赛场次不足,需增加高强度的赛事来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
“以赛代练”,通过比赛快速成长正是“班超”赋予这群足球少年的磨炼,也是组织此次赛事的重要目的。夕阳下,孩子们的身影渐行渐远,赛场上的哨声打散了这个尚未开始的夏天,奖杯仿佛就在眼前。对于榕江的足球少年来说,输赢只是青春的句点,而足球教会的更深层意义才是生命的起点!在群山的另一侧,追觅公益捐建的栽麻镇足球场上,一片崭新的绿茵正与暮色交融,那里也终将留下孩子们奔跑的足迹、奋勇扑救的瞬间以及关于跌倒与重起的故事——关于如何让失败成为翅膀,如何让成长超越输赢。这正是榕江土地上,足球真正生长的年轮,亦是金年会在这片热土上最渴望守护的景象。